里内庭穴

发表日期:2015-05-27 | 发布 :www.99yangshengtang.com

【导读】内庭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此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按摩里内庭穴可去除口臭、治疗牙痛、急性胃肠炎、胃疼、食物中毒等。里内庭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里内庭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里内庭,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足底,当第二、三趾骨间,与内庭穴相对处。主治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胃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里内庭穴位位置图】

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里内庭穴

【按摩里内庭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去除口臭等;

2、抑制食欲、缓解治疗泻胃火、胃痉挛、急慢性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痛等;

3、缓解治疗小儿惊风、抽搦、癫痫等;

4、缓解治疗食物中毒、三叉神经痛、荨麻疹、五趾疼痛等。

【里内庭穴的作用功效】

镇惊安神,消食导滞。

【里内庭穴按摩手法】

里内庭穴在第二和第三脚趾趾缝的位置,躲在趾缝当中,最好拿一个小圆钝头的东西来按摩,这样刺激得比较到位一些。

里内庭穴

【里内庭穴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里内庭穴的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

【里内庭穴主治疾病】

1、癫痫,足趾麻木;

2、胃痉挛,食积。

3、此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麻疹。

里内庭穴

【里内庭穴相关文献】

里内庭

里内庭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足底,当第二、三趾骨间,与内庭穴相对处。主治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胃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卷八]肿胀门

(附∶红疸黄胆) 浑身浮肿∶曲池合谷三里内庭行间三阴交 水肿∶列缺腕骨合谷间使阳陵阴谷三里曲泉解溪陷谷复溜公孙 厉兑冲阳阴陵胃俞水分神阙 四肢浮肿∶曲池通里合谷中渚液门三里三阴交 风浮身肿∶解溪 肿水气胀满∶复溜神阙 腹胀胁满∶阴

肿胀部

浑身浮肿∶曲池合谷三里内庭行间三阴交 水肿∶列缺腕骨合谷间使阳陵阴谷三里曲泉解溪陷谷复溜公孙 厉兑冲阳阴陵胃俞水分神阙 四肢浮肿∶曲池通里合谷中渚液门三里三阴交 风浮身肿∶解溪 肿,水气胀满∶复溜神阙 水胀肋满∶阴陵泉 遍身肿满食

[卷四下杂病歌]肿胀

浑身浮肿治曲池。合谷三里内庭医。行间三阴交六穴。治之此病绝根株。水肿列缺腕骨 医。 再兼神阙十八穴。速除此疾无毫厘。四肢浮肿曲池中。通里合谷中渚同。液门三里三阴交。 风肿身浮解攻。水肿气胀满复溜。并兼神阙功效收。水胀胁满阴陵泉。遍

[卷八]伤寒门

至膝,乃出针)三里复溜侠溪公孙太白委中涌泉 寒热∶风池少海鱼际少冲合谷复溜临泣太白 伤寒汗不出∶风池鱼际经渠(各泻)二间 过经不解∶期门 余热不尽∶曲池三里合谷 腹胀∶三里内庭 阴症伤寒∶灸神阙(二三百壮) 大热∶曲池三里复溜 呕哕∶百会

里内庭穴

伤寒部

寒至膝乃出针)三里复溜侠溪公孙太白委中涌泉 寒热∶风池少海鱼际少冲合谷复溜临泣太白 伤寒汗不出∶风池鱼际经渠(各泻)二间 过期不解∶期门 余热不尽∶曲池三里合谷 腹胀∶三里内庭 阴证伤寒∶灸神阙(二、三百壮) 大热∶曲池三里复溜 呕哕。

[卷四下杂病歌]伤寒

不出风池。 鱼际二间兼经渠。过经不解期门上。余热不尽先曲池。次及三里与合谷。二穴治之余热除。 腹胀三里内庭中。阴证伤寒神阙攻。灸壮须及二三百。庶几能保命不终。大热曲池及三里。 复溜不失患者起。呕哕百会曲池中。间使劳宫商丘底。

[卷五证治参详]暑病

(有补遗) 中暑暑乃天之气。所以中手少阴心经。初病即渴其脉虚弱。 人中中脘气海曲池合谷中冲三里内庭 暑郁中焦。腹痛上下攻绞。不得吐泻。用生熟水调白矾三钱。少顷。探吐去其暑毒。如 胸背四肢发红点者。以菜油灯火遍淬之。 

诸般积聚部

无所出者∶先取三里,后取太白。三里鱼际太溪窍阴肝俞 咳逆振寒∶少商天突(灸三壮) 久病咳∶少商天突(灸三壮) 厥气冲腹∶解溪天突 短气∶大陵尺泽 少气∶间使神门大陵少冲三里下廉行间然谷至阴肝俞气海 欠气∶通里内庭 诸积∶三里阴谷解溪通谷上脘。

[卷八]诸般积聚门

逆无所出者∶先取三里后取太白肝俞太渊鱼际太溪窍阴 咳逆振寒∶少商天突(灸三壮) 久病咳∶少商天柱(灸三壮) 厥气冲腹∶解溪天突 短气∶大陵尺泽 少气∶间使神门大陵少冲三里下廉行间然谷至阴肺俞气海 欠气∶通里内庭 诸积∶三里阴谷解溪通谷上脘肺。

经穴断面解剖图解下肢部分

7 经内庭穴、陷谷、里内庭穴矢状断面图28 经八风穴3矢状断面图29 经侠溪穴地五会穴矢状断面 行间、太冲穴断面层次解剖 内庭、陷谷、里内庭穴断面层次解剖 八风穴3、断面层次解剖 侠溪穴、地五会穴断面层次解剖图30 经里内庭穴额状。

[卷五证治参详]心胸胃脘腹痛门

见也。 内关膈俞胃俞商丘 腹痛(有补遗) 内关膈俞脾俞肾俞中脘三里陷谷太白商丘行间 绕脐痛 天枢气海水分 小腹胀满痛 阴交气海(凡脐下三十六疾小腹痛甚欲死者。灸之即生)三里内庭太白大敦 中封 阴寒腹痛欲死人有房事之后。或起居犯寒。

[卷三群书汇粹]杂病穴法歌

。脚膝诸痛取行间。三里申脉金门侈。脚若转筋眼发花。然谷 承 山法自古。两足难移先悬钟。条口后针能步履。膝下酸麻补太。仆参内庭盘跟楚(脚盘痛 刺 内庭脚跟痛刺仆参)脚连胁腋痛难当。环跳阳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阳陵三里烧针 尾(用燔针。

打通胃经 穴位打造健康养生

,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而致,表现为肠鸣、泄泻、舌苔垢腻。里内庭为奇穴,艾灸里内庭可振奋脾胃阳气,调理气机,消导积滞,清利湿热,从而恢复肠胃功能,达到止泻效果。 内庭穴治疗实火牙痛。 ·

[卷五证治参详]伤寒热病门

腹胀 三里内庭 发狂此阳明胃经邪热炽盛燥火郁结于中所致。 百会合谷间使足三里复溜 郁冒郁为气不舒冒为神不清。即昏迷也。 关冲少泽窍阴至阴 厥三阴三阳之脉。俱相接于手足。阴主寒阳主热阳气内陷。不与阴气相顺接则手足厥 冷也。

[卷三群书汇粹]症治要穴歌

得上 星通里愈痴迷。 哮喘先教中脘寻。肺天突中府临。气海三里俱称妙列缺针之病不侵。 痨瘵传尸灸四花。膏肓肺实堪夸。大椎穴并三椎骨(身柱穴)鬼眼功多用勿差。 蛊胀应知照海灵(照海通阴跷脉。与列缺应)行间气海与三阴。(交)水沟三里内庭稳。

针灸处方指南

陷谷 内庭 四、足太阴脾经腧穴 隐白 太白 公孙 商丘 三阴交 地机 阴陵泉 血海 腹结 大横 五、手少阴心经腧穴 通里 阴郄。

[卷八]内庭穴歌

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疼,疟 疾不思食,耳鸣针便清。 【注】内庭穴,在足之大趾次趾外间陷中,属足阳明胃经穴也。主治四肢厥逆,喜静恶 闻人声,瘾疹不快,咽喉肿痛,数欠,牙龈疼,疟疾,不思。

[卷三]足阳明胃经

血乳痈(华佗)人年三十以外若不灸三里 令气上冲目使眼无光盖以三里能下气也○一传心疼者灸此穴及承山立愈以其中有瘀血故泻此 则愈○三里内庭治肚腹病妙又身重肿坐不欲起风劳脚疼灸五十壮针五分补之邪病大呼骂走三 里主之名鬼邪(千金)治心腹胀满胃气不。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厌食症73例疗效观察

药线点灸治疗,药线选用广西壮医医院制剂室提供的标准Ⅱ号线。主穴:脐周四穴、足三里、脾俞、四缝。配穴:脾胃不和加内关、里内庭;脾胃气虚加章门、中脘、阴陵泉;脾胃阴虚加肝俞、肾俞;肝旺脾虚加期门、阳陵泉。操作:医者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内庭穴歌

条文: 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 数欠及牙疼,疟疾不思食,耳鸣针便清。 注:内庭穴,在足之大趾次趾外间陷中,属足阳明胃经穴也。 [2]主治四肢厥逆,喜静恶闻人声,瘾疹不快,咽喉肿痛,数欠。

[天星十一穴歌诀]内庭

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遍身风隐疹,伸欠 及牙疼,疟病不思食,针着便惺惺。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元 王国瑞 公元1279-1368年。

[卷五证治参详]徐氏八法证治

海水分三里三阴交行间 胸腹胀大如盆。膻中中脘水分三阴交 面目四肢。浮肿不退。人中合谷曲池三里三阴交临泣 妇人脾气。水血气石蛊病。膻中气海支沟三里三阴交水分(水)行间(血) 公孙(气)内庭(石) 女人血分单腹气喘。

食物中毒中医诊疗技术

。适用于胃肠型食物中毒者。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针刺:主穴取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阴陵泉、气海,里内庭、公孙、中脘、神阙、关元等。配穴取合谷、上脘、下脘。耳穴取胃、交感、神门、大肠、小肠、脾、皮质下等。

里症

伤寒里症心腹痛。不恶寒而恶热蒸。其脉沉数兼自汗。二便秘少下之生。 《伤寒捷诀》 清 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公元1644-1911年。

[内集·卷一针灸]附∶杂病穴法

两足难移先悬钟, 又名绝骨。 条口后针能步履。两足酸麻补太溪,仆参内庭盘跟楚。 脚盘痛者,泻内庭。脚跟痛者,泻仆参。 脚连胁腋痛难当。环跳阳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阳陵三里烧针尾。 痹不知痛痒者,用艾粟米大于针尾上烧三五炷,知痛即止。 

[卷之三]身部证治

脾俞三焦俞水分公孙大敦 肿满难步 太冲(亦治虚劳浮肿)飞阳 脾虚腹胀 公孙三里内庭 腹中气胀此症饮食反多身形消瘦 脾俞章门 积聚痞块 久痞 中脘章门三焦俞三阴交内庭幽门上脘脾俞气海 凡治痞者须治痞根无不获效其法于十二椎下当脊中点墨为记墨之两。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

里支干配合也。 足太阴脾经配足阳明胃经相为表里∶ 足太阴脾经,却交入厥阴之前,五穴为阴穴,从大趾内侧端起,隐白、大都、太白、商 阴陵泉。脾属土,在支为丑,在干为己。足阳明胃经,六穴为阳穴,从足大趾之端起,厉 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三里

[卷六经络(四)]足阳明胃经穴

,去内庭二寸。足阳明所注为。刺五分,留 七呼,灸三壮。一曰刺三分。 主治面目浮肿,及水病善噫,肠鸣腹痛,汗不出,振寒疟,疝气少腹痛,或胃脉弦者, 泻此则水准而胃气自盛。 千金云∶治水病,灸随年壮。 百证赋云∶兼下脘,能平腹内肠鸣。 

胸里

胸里 即“胸中”。《灵枢·经别》:“足少阳……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 

地肽瑞里

药物名称 地肽瑞里 药物别名 地肽瑞里 英文名称 Detirelix 说明 功用作用。

八里脉

八里脉 脉象分类法之一。《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八里指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种脉。

表里

内。外有病为表,内有病为里。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属表证,病势较轻;若病在脏腑,则属里证,病势较重。伤寒病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中又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温病初感在上焦,属表;邪入中焦、下焦则属里。

伤寒里证

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病邪由三阳传入三阴,或直中三阴,属里虚寒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阳明实热之里,宜清宜下;三阴虚寒之里,当温当补。 

攻里

攻里 治疗学术语。系下法之一。即攻逐里实。用泻下药物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参下法条。 

热邪传里

热邪传里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外邪不从表解而化热入里的病变过程。凡表证传里的症状为恶风寒症消失,不恶寒而反恶热,胸中烦闷,口渴引饮,烦躁,甚则谵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表邪入里

表邪入里 病证名。指先病表证,表邪不解,内传入里的证候。多因邪盛正虚或治疗失当所致。例如表证本有恶寒发热,若不恶寒反恶热,烦渴,小便黄赤,苔黄燥等,即为表邪入里。

里急

里急 病状名。腹中拘急疼痛。见《素问·五常政大论》等篇。

里虚证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男子面色薄,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证见少气懒言,心悸神疲,头晕耳鸣,食少肢倦,舌淡嫩,脉虚弱等。里虚证有阴、阳、气、血之分,治宜补阴、补阳、益气、养血等法。参见里证、虚证条。

温馨提示:以上【穴位养生】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里内庭穴,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您的阅读!

在本页继续加载

上一篇:涌泉穴 下一篇:公孙穴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