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

发表日期:2015-03-05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鸡骨草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鸡骨草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鸡骨草
【名称】:
鸡骨草
【英文名】:
Abrus Herb
【拼音】:
Jī Gǔ Cǎo
【别名】:
黄头草、黄仔强、大黄草、假牛甘子、红母鸡草、猪腰草、黄食草、小叶龙鳞草
【药材类别】:
全草类
【性味】:
甘、苦;凉;无毒。
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②《岭南草药志》:味微甘,性凉。
【归经】:
心;肺;肝;胃;肾经
【入药部分】:
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全草。
【产地和分布】:
生于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广东相思子,木质藤本,长达1米,常披散地上或缠绕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壮,长达60厘米。茎细,深红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毛。双数羽状复叶,小叶7~12对,倒卵状矩圆形或矩田形,长5~12毫米,宽3~5毫米,膜质,几无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锐尖,基部浅心形,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紧贴的粗毛,叶脉向两面凸起;托叶成对着生,线状披针形;小托叶呈锥尖状。总状花序腋生,花长约6毫米;萼钟状;花冠突出,淡紫红色;雄蕊9,合生成管状,与旗瓣贴连,上部分离;子房近于无柄,花柱短。荚果矩圆形,扁平,疏生淡黄色毛,先端有尾状凸尖;种子4~5粒,矩圆形,扁平,光滑,成熟时黑褐色或淡黄色,有明显的种阜。花朋春、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事项】:
本品种子有毒,不能入药,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凡虚寒体弱者慎用。
【鸡骨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舒肝散瘀。治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

①《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跌打驳骨。叶:捣绒敷乳疮。
②《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骨痛,跌打瘀血内伤;并作清凉解热药。
③《岭南草药志》:清郁热,舒肝,和脾,续折伤。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伤。
【附方】:
①治黄疸:鸡骨草二两,红枣七、八枚。煎服。(《岭南草药志》)
②治瘰疬:鸡骨草六斤,稀莶草四斤。研末,蜜为丸,每丸重一钱。日服三次,每次二丸,连服二至四周。(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③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取干鸡骨草全草2~3两(儿童1~2两),瘦猪肉2两,加水1000毫升同煎。沸后文火再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愈为止.治疗44例,治愈42例,治愈时间平均为21天。黄疸消失平均为15天;肝功能恢复一般为18~21天;肝肿大随肝功能的恢复逐渐恢复正常。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对慢性肝炎效果不佳。曾报道1例重症肝炎(严重黄疸合并昏睡)患者,服鸡骨草煎剂每次60毫升,日服3次,4天后,神志开始清楚,小便增多,第5天自觉症状显著减轻,第14天自觉症状消失,黄疸不显,第19天一般情况恢复正常,停药观察,肝功能逐渐恢复。住院共38天痊愈出院。

(本文由久久健康养生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在本页继续加载

上一篇:大金牛草 下一篇:地锦草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