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2)

发表日期:2015-08-01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三.儿童性格、社交能力的成长及与家长面对儿童的态度、家庭生活环境成正相关的关系。

儿童的家庭环境若为多子女,则儿童在每天与兄弟姐妹的家庭生活相处、游戏中就学会诸如协作、宽容、相互帮助爱护等社会交往能力。儿童的家庭若为独子女,诸如以上的社交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则得不到很好地锻炼。因此,独子女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应采用朋友式。

父母与子女在相处过程中,应在适当的情况下更多地扮演朋友的角色。从人类学角度看,人与人的交往中需要情感的平等交流。在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的身份地位之间是平等的,因此,其情感交流也是平等的、朋友式。在独子女家庭中,缺少了这种天然的伙伴氛围,就需要父母适时地以朋友身份出现,与子女进行密切的情感交流沟通。在朋友式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幼儿成年以后,在和其家庭以外的社会进行交往时,能给他人以信任也能信任他人。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更多的友情。幼儿将会向着积极的、阳光的、热爱生活的方向成长。

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2)
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

朋友式家庭意味着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理解、平等、交流、合作的。但很多父母的又从内心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多”,因此在儿童处理一件新事情前,总要把自己的经验告知孩子。开始,家长的经验是正确的,儿童便不自觉得形成依赖家长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但到青春期时或者更早的时间,儿童便发现父母的经验已不再适应他的世界,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孩子便进入了所谓的“青春逆反期”。因此,朋友式父母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切切实实的行为方式,其贯彻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儿童的创造力与家长的过度约束和较早的知识灌输成负相关的关系。

儿童天性对周围的世界有认知的兴趣,喜欢发现和创造。在儿童主动发现和认知周围的世界或接触一件对儿童而言的全新事物时,家长总有一种将自己的认知经验告知孩子的习惯。父母以其自身的经验已经找到便捷的途径,是一种从点到点不走任何弯路的过程。开始家长的经验往往是很有效的,能使儿童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而易见的进步。但在这以后,可怕的事情就会出现,儿童出现了依赖别人告知的思维惯性。失去了犯错误的机会,不能品尝经过艰辛劳动后收获果实的喜悦。而且错误往往是一种不同于所谓“成功”的路,而一旦这种“错误”的不同被验证有价值后,就成为了创新。因此,可以说不同是创新的基础,成功的不同即为创新。

父母在儿童还没有尝试新事物前,对儿童及早的经验或知识的告知的行为其实是在一点点抹杀了儿童的创造力。而且,父母对儿童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的过度约束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原文地址: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2)(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ertongxinlixue/143843216684035.shtml)

在本页继续加载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