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全文)

发表日期:2015-08-01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导读】对于每一个关爱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凡事我们都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多的干预他们的成长。那么你知道儿童的成长规律是什么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儿童动手、生活、语言、思维能力的增长与家长的直接帮助为负相关的关系。

儿童运动能力和动手、生活能力必须通过儿童自我的实践提升,这正印证了一句谚语“懒妈勤闺女”。家长的直接帮助与儿童在以上诸能力成长呈此消彼长的态势,即负相关关系。家长的直接帮助越多,儿童以上能力增长得越慢。家长如果能够在危险度之内放手,儿童的运动、动手、生活能力就会逐步增强,直至完善。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儿童的语言能力主要指儿童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儿童需要单独地不断运用语言工具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籍此提高其语言能力。但父母和儿童在一起时,会无意识地剥夺儿童运用语言的机会。例如,在他人和儿童谈话时,儿童有时没有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父母出于本能会替孩子回答。通常反复几次以后,儿童在和他人交流时逐渐形成依赖父母习惯,如果此时父母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继续此种行为,就会进一步阻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
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

儿童的思维能力是随着运动、动手、生活、语言能力不断成长而建立的。在儿童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他对周围世界会形成主观的认识,通过自身实践,再整合为儿童自我的知识,建立儿童自我的认知体系。他人的帮助会阻止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兴趣和儿童认知体系的构建。因为,儿童不会像成人对他人意见有辨别真伪和选择吸收的能力,成人一旦提供帮助后,儿童则不再主动认知他周围的客观世界,转而依赖提供帮助者,形成依赖他人告知的思维惯性。

二.儿童注意、记忆、想象能力的增长与家长的引导成正相关的关系。

儿童由于身材矮小和认知范围的局限性,其注意能力通常是由点及面。思路狭窄,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而不能自拔。在自然成长状态下,儿童的注意力要完成“从点到面”到“从面到点”的转换需要漫长的实践过程,而且与儿童自身的感悟有密切关系。甚至有的儿童直至成年都无法摆脱认识事物从点到面的固定模式。因此,他人的引导能帮助儿童很好掌握这一技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点”注意力的引导有助于儿童在思考问题时不囿于小范围,较快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利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站得高、看得远”,遇事不固执,从事物的整体出发长远考虑问题的思维模式。

其他的能力如记忆、想象能力同注意能力相同,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他人的正确引导,得以较好发展。

三.儿童性格、社交能力的成长及与家长面对儿童的态度、家庭生活环境成正相关的关系。

儿童的家庭环境若为多子女,则儿童在每天与兄弟姐妹的家庭生活相处、游戏中就学会诸如协作、宽容、相互帮助爱护等社会交往能力。儿童的家庭若为独子女,诸如以上的社交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则得不到很好地锻炼。因此,独子女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应采用朋友式。

父母与子女在相处过程中,应在适当的情况下更多地扮演朋友的角色。从人类学角度看,人与人的交往中需要情感的平等交流。在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的身份地位之间是平等的,因此,其情感交流也是平等的、朋友式。在独子女家庭中,缺少了这种天然的伙伴氛围,就需要父母适时地以朋友身份出现,与子女进行密切的情感交流沟通。在朋友式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幼儿成年以后,在和其家庭以外的社会进行交往时,能给他人以信任也能信任他人。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更多的友情。幼儿将会向着积极的、阳光的、热爱生活的方向成长。

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2)
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

朋友式家庭意味着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理解、平等、交流、合作的。但很多父母的又从内心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多”,因此在儿童处理一件新事情前,总要把自己的经验告知孩子。开始,家长的经验是正确的,儿童便不自觉得形成依赖家长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但到青春期时或者更早的时间,儿童便发现父母的经验已不再适应他的世界,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做,孩子便进入了所谓的“青春逆反期”。因此,朋友式父母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切切实实的行为方式,其贯彻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儿童的创造力与家长的过度约束和较早的知识灌输成负相关的关系。

儿童天性对周围的世界有认知的兴趣,喜欢发现和创造。在儿童主动发现和认知周围的世界或接触一件对儿童而言的全新事物时,家长总有一种将自己的认知经验告知孩子的习惯。父母以其自身的经验已经找到便捷的途径,是一种从点到点不走任何弯路的过程。开始家长的经验往往是很有效的,能使儿童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而易见的进步。但在这以后,可怕的事情就会出现,儿童出现了依赖别人告知的思维惯性。失去了犯错误的机会,不能品尝经过艰辛劳动后收获果实的喜悦。而且错误往往是一种不同于所谓“成功”的路,而一旦这种“错误”的不同被验证有价值后,就成为了创新。因此,可以说不同是创新的基础,成功的不同即为创新。

父母在儿童还没有尝试新事物前,对儿童及早的经验或知识的告知的行为其实是在一点点抹杀了儿童的创造力。而且,父母对儿童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的过度约束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原文地址:儿童的四大成长规律(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ertongxinlixue/143843216684035.shtml)

在本页继续加载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