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屏幕我们究竟能读进多少书(2)

发表日期:2016-06-24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认知目标也可能被读者从来没意识到的暗示所触发。因此,正如人们可以在引导下对读到的人物形成印象,他们也可以被促使无意地去追求这个目标。在一组实验中,研究者要求人们整理含有“评价”、“判断”和“性格”这些词汇的句子,然后阅读关于某个人物的选段。在另一组实验中,实验者让这些词汇极快地闪现在参与者的眼前,然后再让他们阅读。在两项实验中,仅仅扫视与评价人物这个目标有关的词汇跟直接表明要他们评价人物对读者形成了同样大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周围可能有各种各样微妙的暗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认知目标。在一项研究中,看到快速闪过眼前的苹果商标的参与者跟看到IBM商标的参与者相比在创造性测试中表现得更好。另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们在读以较难阅读的字体写出的字体时,他们会对观点进行更为细致的评估,而同样的信息如果以容易阅读的字体给出他们就不会这样——这说明,当我们感觉到一段信息难以处理时,就会自动带出更为仔细的认知运行方式。

将认知目标和其触发源放在一起研究,我们就能深入了解为何以不同的装订版式或表达形式阅读同样的文本会对心理的影响相差甚远。一本精装教科书——连同它四英镑的重量——会对认知活动形成强有力的暗示,这种暗示与刷推特消息或者翻阅一本平装言情小说给人的暗示是完全不同的。一本大而厚重的纸质书长久以来一直与课堂以及在那儿发生的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因而会激发人进入自我分析的心理状态,促使你审视自己的理解,重读段落以填补理解上的空白,并且不断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材料内容。

这项研究应该也能启发出版商——特别是出版网络文学的——让他们深刻地思考视觉呈现与设计元素如何推动读者合理地评价文本。


面对屏幕我们究竟能读进多少书

比如,一本网络文学杂志的页面如果看起来像是从Buzzfeed上截下来的,那么就可能会使读者感到其乏味无趣,而这仅仅是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它没法引起读者建立能够正确品鉴其内容的思辨感性的目标。杂志需要提示人们采取另一种阅读方式,或许可以从长期以来被诗人所用的吸引读者注意诗歌文本的方法中借得元素:拿掉干扰人的图片,以一种新颖的方式稀疏地排列文本,并在周围留出大片空白。

在理解了我们是怎样阅读的之后,我们应该放弃原先的想法,即认为文本的呈现方式就跟食物端上来时是否配上了香菜叶一样无足轻重。其实,文本的包装方式可能对我们的阅读方法有着丰富而含蓄的暗示。

原文地址:面对屏幕我们究竟能读进多少书(2)(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ziworenzhi/1466777937153206.shtml)

在本页继续加载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