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的副作用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全文)

发表日期:2017-04-01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导读】荆芥的副作用。荆芥又称线荠、假苏,是我国的一种常用中草药。荆芥药用价值很高,但也有一些副作用。那么,荆芥有什么副作用?荆芥有什么功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荆芥的副作用

主要成分为土荆芥油,油中主要成分为驱蛔素、对聚伞花素及其他萜类物质。驱蛔素为萜烯的过氧化物,在常压下加热或与酸处理易致爆炸,与水共煮,则逐渐分解。超量内服中毒后,可刺激消化道粘膜,对呼吸系统先兴奋后麻痹,严重时对肾脏有损害,并毒害视神经和听神经,同时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及心肌。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视力障碍、感觉异常、幻觉、黄疸、腰痛、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时谵妄、惊厥、瘫痪、血压下降、昏迷、呼吸中枢麻痹而死。如能恢复,可能遗留永久性的听力、视力障碍以及轻度瘫痪、多发性神经炎。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1、止血

荆芥炭有明显的缩短出血、凝血时间而止血的作用,临床使用以散剂吞服为宜。

2、减少氧自由基

荆芥所含的橙皮苷成分,有抑制过氧化酶的作用,使生物膜脂质过氧化产生的氧自由基减少,因而能抗衰老,防治心血管、肿瘤等老年常见病。

3、解痉

荆芥多用来治疗妇女产后冒风,口噤发痉,项背强直等证。亦可起到祛风解痉的作用。

4、抗炎、镇痛

水煎剂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小鼠耳廓肿胀;明显抑制炎症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其消炎功效与荆芥所含的苯丙呋喃类有关,呋喃类衍生物对3一α羟类固醇脱氢酶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促使生成更多的皮质类固醇,而起到抗炎的作用。水煎剂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5、祛风解表

本品轻扬疏散,味辛而不烈,微温不燥,性较平和,善祛风邪,为治风通用之药,既散风寒,又疏风热,治表证无闻风寒风热者,皆可选用。《本草经疏》曰:“荆芥,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其主寒热者,寒热必由邪盛而作,散邪解肌出汗,则寒热自愈。

荆芥的吃法

1、荆芥桔梗粥

材料:荆芥9g,甘草6g,粳米60g,桔梗12g

做法:把荆芥,桔梗,甘草用纱布包好,水煎去渣,加粳米煮粥吃。

功效:清热宣肺、利咽止咳。

2、凉拌荆芥

材料:鲜荆芥100g,姜丝5g,蒜粒3g,葱末3g,香油、醋、酱油、鸡精各适量

做法:把荆芥切段;荆芥入盘,放进姜丝,蒜粒,香油,吃醋,酱油,鸡精,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理血、止痛。

3、荆芥生姜粥

材料:干荆芥5g,淡豆豉6g,粳米70g,生姜10g,薄荷3g,白糖适量

做法:把薄荷,豆豉,荆芥,生姜,大火煎煮6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在砂锅里放适量的水,接下来将粳米洗好放进锅里,拌匀;待粥煮到八成熟以后,改用小火继续煮;将药汁倒进粥里,用小火再煮9分钟;依据口味调入适量的白糖。

功效:辛温解表。

4、荆芥馄饨

材料:荆芥6g,瘦猪肉150g,面粉200g,姜、葱,精盐,植物油,鸡汤,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把荆芥炒研成粉末,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将猪肉剁为茸,加入姜、葱,盐,味精,植物油调陷;将面团擀成馄饨皮,加馅包成馄饨;入鸡汤煮熟;另用碗放进胡椒粉,味精,冲入原汤、馄饨即可。

功效:发表、祛风。

原文地址:荆芥的副作用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zhongyiyangsheng/zhenjiuyangsheng/1490980009190609.shtml)

在本页继续加载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