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全文)

发表日期:2015-08-06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导读】立秋正悄悄的来临,气候开始变得干燥起来。昼夜温差大。这时候的清晨和夜晚还是微凉的。初秋的养生与夏季不同。要开始注意防止秋燥。那么,初秋的养生偏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初秋养生偏方:

初秋养生要依照自然界律则,注意情绪保守,收敛元气。这是因为秋天阴气增、阳气减。

另外从饮食上要多注意,少辛增酸,忌寒凉。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

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
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

可滋阴润燥: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藕等。

偏酸性水果: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等。

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椒、葱等。

至于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就太阳能量来说,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不适合吃太多阴寒食物。“菜最好过个火,烫一烫再吃。”

另外,要避免过多食用瓜果,因为“秋瓜坏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阳气。不妨适量吃苹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龙眼。

总之,保健养生要因时而变,因时而异。

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

入秋后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上,可推行“早饭一碗粥、晚饭一碗汤”,同时,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

多吃水果防止秋燥

预防秋燥症,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和加强锻炼等多方面来协调。应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橙子、柠檬和乌梅等水果,同时,还要保持心理愉快,不烦躁。

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2)
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

如何运动轻松平缓量不过大

秋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此外,对于经常运动者来说,要特别注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夜晚寒凉防止受寒

秋后空调直接吹在腹部上,则会引起腹泻。因此,立秋以后睡眠时,既要保持空气清新,也要谨防孵空调受凉。心情

入秋之后,阴雨天气多,碰到阴雨连绵时,人体内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而偷懒”,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出现“秋愁”现象。

所以在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其次,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和豆类等,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以消除抑郁情绪。还可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3)
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惯,要提起注意的是经过夏季后,由于脾胃尚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功能,因此过于油腻的食品不易消化吸收。

另外,体内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堆积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在适当食用牛羊肉进补的同时,不应忽视蔬菜和水果,它们可以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同时过量进补会加重脾胃、肝脏负担。在夏季里,人们由于吃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这时候如果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于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溃疡患者更易复发,因此这个时节应格外注意调停脾胃。

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4)
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

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在饮食方面,立秋后人们不宜多吃寒凉食物或生冷不洁的瓜果。所谓“秋瓜坏肚”的民谚就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一般应当少食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进食油腻食物。

原文地址:初秋养生偏方大全 预防秋燥防止夜晚受寒(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zhongyiyangsheng/minjianpianfang/143881509585442.shtml)

在本页继续加载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