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大名医(全文)

发表日期:2015-03-23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导读】在20年代就已闻名遐迩的北京四大名医,为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这四位医家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对近百年来中医界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恰是一部中医百年兴衰史的缩影。 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背景之下,多位杰出的中医学家崛起于华夏大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渐形成了名医荟萃的局面。北京四大名医就是在这一时期相继悬壶京城的。

京城四大名医

孔令谦

孔令谦(1885—1955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嫡孙,曾任中国孔伯华学术研究会秘书长,“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现任孔伯华医馆馆长。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孔伯华名家研究室”主任。孔先生自幼随父临诊,并根据中医学理论及孔门医学特点对养生进行系统研究,创三四五平衡养生之法。提出运动,饮食、文化、自然疗法四位一体的养生模式。著有《孔伯华及传人医案》、《孔少华内科经验集》等著作!

施今墨(1881年3月28日~1969年8月22日),祖籍浙江萧山县,原名施毓黔。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提倡中西医结合,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治愈了许多疑难重症,创制了许多新成药,献出700个验方。为中医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

京城四大名医(2)

施今墨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施今墨作为山西代表参加孙中山的就职典礼之后,以客卿身份留在陆军部,协助陆军总长黄兴制定陆军法典。1913年,施今墨返回山西,一面行医,一面继续从事社会活动。1917年,他曾应湖南督军谭延 之邀,出任湖南教育厅长。后因目睹官僚政治的腐败,遂下决心弃政从医,在北京挂牌开业。这时,施今墨先生的医术已享誉四方。

汪逢春(公元1884—1949),擅长治疗时令病及胃肠病,对于湿温病多所阐发,启迪后学。汪逢春擅长治疗时令病以及肠胃病。他十分重视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认为濡养五脏的精微物质皆赖脾胃之运化与传输,脾胃失司,则化源衰竭,灾害易至。

京城四大名医(3)

汪逢春

他审证精详,辨证细腻,立法严谨,常以不到10味药的小方取其效验,主张“轻可去实”。他十分擅长治湿温病,不仅对吴鞠通、薛生白的方剂十分熟悉,而且以从不拘泥于古人之方,在选药组方上自成一格。他采用清热和化湿兼重的方法,仔细勘酌湿热之偏重,结合宣透、舒郁、淡渗、缓泻等方法来缓解病势。

萧龙友(1870—1960年)通晓内、妇、儿各科,尤对老年慢性疾病更为擅长。认为调理虚证,一应育阴培本,二要疏理气机。致力于发展中医教育事业,积极主张举办中医学校。与名中医孔伯华共同创办北京国医学院,宏扬中医学术,培养中医人才。历时十余年,毕业学员达数百人,对中医事业起到了促进和挽救作用。

京城四大名医(4)

萧龙友

川中流行霍乱大疫,省会成都每日死人无数,街头巷尾一片凄凉,许多行医者惧怕感染,潜居不出。萧龙友冒着生命危险,陪同当地一位医生携带中草药沿街巡视,见到病人就进行治疗,从死亡线上拯救了许许多多的患者。进入仕途后,萧龙友仍然继续研修医学,并在公务之余以医济世,免费为患者看病,收效良好。这时他虽是业余行医,求诊者已接踵而来。1928年,萧龙友弃官行医,在北京西城兵马胡同建了一寓所,开始了正式的医生生涯

原文地址:京城四大名医(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yishuzatan/142712569954061.shtml)

在本页继续加载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