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炎的病因与治疗(全文)

发表日期:2015-02-26 | 来源 :www.99yangshengtang.com

【导读】输卵管炎是很多女性在是妇科临床常见的通病,根据发病诱因不同分为急性输卵管炎和慢性输卵管炎。慢性输卵管炎引起的输卵管肥大和输卵管积脓积水是造成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输卵管炎的原因是下生殖道炎症上行扩散感染所致,可因治疗不恰当不彻底而呈慢性炎性改变,也可以因输卵管周围临近器官的炎症曼延而感染!

输卵管炎的病因

(一)月经期、流产后或产褥期女性生殖道抵抗感染的生理防御功能减弱。阴道正常酸性因月经血或恶露而改变;颈管有轻度扩张或裂伤,粘液栓消失;正常的子宫内膜剥脱后,宫腔表面裸露,扩张的血窦及凝血块为良好的细菌滋生地;产褥期复旧过程的子宫对感染的抵抗力也较低。因此,如月经期不注意卫生或有性生活,细菌极易经粘膜上行,引起输卵管内膜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及感染途径。经期下腹部受凉或长时间在冷水中作业,使机体抵抗力减弱而引起急性附件炎,在临床亦可遇到。

输卵管炎的病因与治疗

输卵管炎的病因与治疗

(二)淋菌感染在一些国家是导致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也有发生,故对淋菌感染患者要注意此情况。

(三)结核杆菌的播散至输卵管,主要是经血液循环所致。其他传染病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白喉、腮腺炎、伤寒及副伤寒、猩红热等病原菌偶可经血行播散,引起急性附件炎。

(四)输卵管邻近器官炎症病变,如阑尾炎、结肠憩室炎等可通过直接接触蔓延至输卵管。

急性输卵管炎

急性输卵管炎病变以内膜炎症为主,如果来自急性盆腔炎则病变广泛。输卵管等组织充血渗出,腔内脓性渗出物等流入盆腔,引起盆腔腹膜炎,重者形成盆腔脓肿;炎症扩散到卵巢,形成输卵管卵巢炎或脓肿;若输卵管伞部粘连闭锁时可形成输卵管积脓,多见于慢性炎症急性发作。急性炎症的渗出物脓液中及粘膜面常可查到致病微生物。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则可转为慢性输卵管炎;慢性输卵管炎症急性发作表现为急性炎症。肉眼可见输卵管红肿,盆腔脏器亦呈充血水肿渗出等炎症变化,按压输卵管可有脓液流出,可能见到输卵管卵巢等盆腔脓肿改变。

慢性输卵管炎

慢性输卵管炎可能起病即为慢性,也可能是由急性炎症未经治愈所遗留的后果,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可分为慢性间质性输卵管炎、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积血等。慢性输卵管炎多无腹部压痛。腹部包块可与b超检查相联系作出判断。输卵管病变占女性不孕症的25%~35%,慢性炎症是引起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外阴检查注意前庭大腺有无增大,外阴有无赘生物,尿道口及其旁腺有无炎症表现。按摩前阴道壁有无脓液流出,流出液立即做革兰氏染色检查,慢性输卵管炎应特别注意有无细胞内双球菌及做细菌培养。宫颈视诊、双合诊,除注意子宫外,更要注意双侧附件有无肿大、压痛等详细情况,以便初步了解附件有无明显损害,并在有条件者做盆腔b超检查。慢性输卵管炎查不到附件有异常体征者应视为无输卵管通畅检查的禁忌症.慢性输卵管炎病史和症状可有或无急性盆腔炎史、阑尾炎史。急性淋病性输卵管炎所致腹痛,常伴有急性尿道炎史,即尿痛、尿频、尿急等。流产后和产褥后所致者,详问流产后及分娩后的情况。婚外性生活史比较容易获得,可根据情况或从职业上推断。月经可以正常也可失调。腰骶部隐痛同样也无特异性。

结核性输卵管炎

妇女生殖器官结核绝大多数系继发于自体其它部位的结核病灶,而主要来源于肺结核和腹膜结核。输卵管结核传播途径有三种:

1.血行传播原发病灶多在肺部,经血液循环传播到输卵管,侵及间质和(或)内膜。肺部感染则由上呼吸道侵入肺部。这是生殖器官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

2.淋巴系统传播肺部感染流向附近的淋巴结,然后经淋巴管逆行传播至输卵管。结核性肠炎和结核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继而传播至输卵管。

3.直接蔓延由结核性腹膜炎直接侵及输卵管浆膜后,视病情发展而逐渐向间质和内膜蔓延。

输卵管炎的症状

输卵管炎首先发生的部位往往是输卵管内膜,造成内膜肿胀,间质水肿,充血及渗出等病变,输卵管粘膜上皮脱落,使粘膜互相粘连或输卵管伞端粘连,导致管腔闭锁而不孕。输卵管炎主要表现为下腹痛、腹胀、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重症病例,可导致输卵管管腔闭塞,脓液积聚于管腔而形成输卵管积脓。

急性输卵管炎的诊断

急性输卵管炎常有一定病因存在,如月经期卫生与性生活情况,故病史很重要,很多误诊常由于忽略仔细询问病史所致。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沉,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白细胞总数在10-25×109/l,中性中性粒细胞在80-85%以上且有毒性颗粒,提示有脓肿存在。如白细胞总数在10~15×109/l,可能尚无脓肿,应反复检查数次,一次检查有时不够准确。血沉超过20~30mm/h,亦常有脓肿形成的线索。但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局部检查,综合分析判断。

某些生殖器官的粘膜,如输卵管及宫颈管粘膜等可产生一种有别于胰腺所产生的淀粉酶,此种生殖淀粉酶与唾液淀粉酶不易区别。现已发现在子宫直肠陷凹处的腹水中,存在此种非胰腺产生的淀粉酶,包括生殖与唾液淀粉酶称为同种淀粉酶,其正常值为300μ/l。当输卵管粘膜受炎症损害时,则腹水中的同种淀粉酶的含量即明显降低,降低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可降至40μ/l左右,但患者的血清同种淀粉酶值仍维持在140μ/l左右。故对可疑急性输卵管炎患者,可行阴道后穹窿处穿刺取少许腹水以测定同种淀粉酶值,同时抽血以测定酶值。凡腹水同种淀粉酶值/血清同种淀粉酶的商少于1.5者,大多数均被手术证明系急性输卵管炎患者。此项检查已被认为是对急性输卵管炎较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另外超声检查有助诊断。在妇科检查同时,最好采取子宫腔排出物送细菌培养及药敏,作为使用抗生素的参考。

慢性输卵管炎的诊断

1、病史和症状可有或无急性盆腔炎史、阑尾炎史。急性淋病性输卵管炎所致腹痛,常伴有急性尿道炎史,即尿痛、尿频、尿急等。流产后和产褥后所致者,详问流产后及分娩后的情况。婚外性生活史比较不易获得,可根据情况或从职业上推断。月经可以正常也可失调。腰骶部隐痛同样也无特异性。

2、妇科检查腹部触诊,如有触痛,注意其部位、程度,一般慢性输卵管炎多无腹部压痛。腹部包块可与b超检查相联系作出判断。外阴检查注意前庭大腺有无增大,外阴有无赘生物,尿道口及其旁腺有无炎症表现。按摩前阴道壁有无脓液流出,流出液立即做革兰氏染色检查,应特别注意有无细胞内双球菌及做细菌培养。宫颈视诊、双合诊,除注意子宫外,更要注意双侧附件有无肿大、压痛等详细情况,以便初步了解附件有无明显损害,并在有条件者做盆腔b超检查。查不到附件有异常体征者应视为无输卵管通畅检查的禁忌证。

输卵管炎症的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

输卵管炎的治疗首当辨别寒热与虚实,分清缓急轻重,属实属热者,当以清热解毒为主,配合化瘀止痛、利湿止带之法;属寒属虚者,则应以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为要,在具体治法上,可以汤剂口服为主,配合其它疗法如灌肠法、敷贴法、针刺法等等。

2.西医治疗

急性输卵管炎的治疗,以抗生素控制感染为主。可根据病原菌的不同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恰当的抗生素,必要时可手术治疗,慢性输卵管炎可采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使用的方法,必要时经手术处理

(1)一般疗法

急性输卵管炎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有利于炎症的局限,避免感染扩散;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并富含水分及维生素的食物为宜;进食少或不能进食时,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注意纠正酸中毒;应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用盐水或肥皂水灌肠;腹痛较重者,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可给予止痛剂。慢性输卵管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节制性生活,注意经期卫生等。

(2)控制感染

急性输卵管炎首先应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恰当的抗生素,在致病菌尚未明确时,可先选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b,庆大霉素,安灭菌,环丙沙星等。并与其它抗生素联合使用。如青霉素或庆大霉素与甲硝唑配伍等。急性期一般以静脉给药取效最快,严重者除使用抗生素外,还应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促进炎症的消散与吸收。慢性输卵管炎则主要应以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用的方法,以促进纤维组织软化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合并输卵管不通时,可用药物进行输卵管通液治疗。肉芽肿性输卵管炎,如确诊为结核性,可抗结核治疗。

(3)肉芽肿性输卵管炎手术疗法

急性输卵管炎原则上禁止手术,以避免感染扩散。形成盆腔脓肿时,若在后穹窿能触及饱满感、波动感,可行切开排脓并引流。输卵管卵巢脓肿破裂时,应及早手术,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状态进行选择,术中应充分冲洗腹腔,放置引流,术后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反复发作的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应首选手术法治疗。(4)物理疗法:适用于慢性输卵管炎,如超短波透热法,蜡疗法等。输卵管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

原文地址:输卵管炎的病因与治疗(全文)(http://www.99yangshengtang.com/changjianjibing/shuluanguandusai/142491800723801.shtml)

在本页继续加载

随机文章

栏目排行

经络穴位大全

中药大全